牛仔褲讀ㄗˇ

2007101222:17
 

 牛仔褲讀ㄗˇ不讀ㄗㄞˇ為ㄕㄣˊ麼

自由 更新日期: 2007/10/11 04:09

〔記者申慧媛∕台北報導〕國字注音出現變化,有民眾投訴現今國小教科書「為什麼」三個字中的什字,一般 人讀為「ㄕㄜˊ」,正確用法卻是「ㄕㄣˊ」,而「牛仔褲」的仔字,多數人都讀三聲的「ㄗㄞˇ」,教科書卻規定小朋友讀三聲「ㄗˇ」,造成許多家長困擾,不知道如何教小孩。

教部:習慣讀法不一定正確

教育部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解釋,國字中有多音字、破音字,但不一定都正確,教育部早在民國八十三年即公告一批一字多音的用字、用詞,並花了三年試用及整理,八十八年正式公告「國語字一字多音審定表」。

審定表中將四千兩百五十三個國字進行審定後,列多音字仍有九百五十七字,併列及改列為單音字有高達三千兩百九十六字。

其中「為什麼」的「什」字,台師大教授李鍌解釋,「什」字原音讀「 ㄕˊ」,例如「什錦飯」、「炒什錦」等,但當讀「為什麼」時,正確應該讀為「ㄕㄣˊ」。

但很多民眾會將為「什」麼讀成「ㄕㄜˊ」,主要是因為ㄣ的韻尾,遇到ㄇ的發音,發生連音變化,讓人聽起來像是「ㄕㄜˊ」的發音。李鍌強調,所以過去許多民眾將為「什」麼學成「ㄕㄜˊ」並不正確,希望小朋友不要持續錯下去。

教科書須依據審定表修訂

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「友誼」的「誼」字,很多人都會以為是「ㄧˊ」但實際上,「誼」字同「義」字,所以應該讀為「ㄧˋ」。

另外,使用相當普通的「仔」,往往多數人都誤以為是「ㄗㄞˇ」,但其實「仔」讀音為「子」,應該為三聲的「ㄗˇ」。

至於有些破音字,教育部則仍維持一字多音,例如「倆」字,當使用於「伎倆」時,讀做「ㄌㄧㄤˇ」。「哥兒倆」,讀做「ㄌㄧㄚˇ」。「拓」字用於「開拓」、「拓荒」,讀「ㄊㄨㄛˋ」;但「拓印」、「拓碑」,讀「ㄊㄚˋ 」。

「混水摸魚」讀為「ㄏㄨㄣˋ」,而非「ㄏㄨㄣˊ」,但特定姓氏限讀為「ㄎㄨㄣ」,同「坤」的讀音;這些都是經說文解字等古文考據得來,中小學教科書都得以此為依據修訂。

對教育部公布審定表改變部份字讀音,很多國小老師表示無所適從,有老師擔心在課堂上教錯,得花較多時間備課、查字典,甚至還得去找資料考證,也有許多家長覺得好奇怪,不習慣接受新讀音。